• 1997年第1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玲珑花岗质杂岩的时代、空间形态、源岩及其数学模拟

      1997, 16(2):97-111.

      摘要 (1647) HTML (0) PDF 2.73 M (1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玲珑花岗质杂岩体是一个具有长期演化历史,多次改造重熔的复式岩体,与金矿化有关的郭家店型、郭家岭型岩体分别定位于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通过16条重磁剖面反演获知,玲珑花岗质杂岩体是一个以郭家店为重熔中心,向北呈低角度超覆,向南与围岩呈高角度接触的箕状岩体,86%以上的金矿赋存在岩体厚度小于4km的区域中。玲珑花岗质杂岩体不同部位其源岩组成不同。依据岩体空间形态、源岩和区域构造格架,划分3个具有不同成岩、成矿特征的岩区。玲珑花岗质杂岩形成过程的数学模拟,揭示出在重熔过程中,金在流体相中的富集及嗣后在热驱动下的流体循环,是本区金矿化得以发育的根本原因。

    • 北祁连中段俯冲—增生杂岩/火山弧的时代探讨

      1997, 16(2):112-119.

      摘要 (3906) HTML (0) PDF 1.76 M (3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北祁连中段俯冲-增生杂岩/火山弧由俯冲-增生杂岩和火山弧两个单元所组成,前者以早奥陶世具洋壳性质的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及深海复理石为主体,夹中、晚寒武世大陆裂谷及洋陆过渡环境的火山岩及碎屑岩块。同位素年代学显示俯冲-增生杂岩的深部单元经历了489—440Ma的HP/LT变质作用,而火山弧的形成时代为495—466Ma,它们均形成于O1—O2期间早古生代祁连洋向北俯冲在阿拉善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

    •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花岗岩类源区的壳—壳混源性质

      1997, 16(2):120-130.

      摘要 (1768) HTML (0) PDF 2.66 M (2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形成于大别造山带碰撞后岩石圈物质的调整演化过程。Sr、Nd、Pb同位素组成数据表明,早、晚阶段花岗岩类具有相似的壳-壳混合源区性质,其主要源岩端员可能分别相当于以大别杂岩为代表的深变质岩系和中、新元古界底侵(underplating)基性物质与部分古元古界沉积-火山-侵入岩系组成的扬子陆块下地壳岩石。这两种成分不同的下地壳物质在这里呈指状穿插体结构。长江中下游地区下地壳在碰撞造山过程中曾是大别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深部构造混杂带。本文主要根据各类已有的Sr、Nd、Pb同位素组成资料讨论花岗岩类的源区性质问题。

    • 胶东昆嵛山花岗岩的特征、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1997, 16(2):131-143.

      摘要 (2098) HTML (0) PDF 2.42 M (1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昆嵛山花岗岩是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的围岩,在其成因和定位时代上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岩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岩体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昆嵛山花岗岩是在中生代由岩浆缓慢冷凝结晶形成的大型复式岩基,并非交代成因。它由垛崮顶片麻状花岗闪长岩(147Ma)、八门邹家斑状花岗闪长岩(135Ma)、瓦善—水道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及五爪山片麻状含榴二长花岗岩(120Ma)组成,成分具贫铝富碱的特点。岩浆来源于中下地壳中酸性变质火山岩系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其形成温度为650—750℃。岩体经历了韧性和脆性变形作用,不同方向的片麻状构造是岩浆结晶期韧性变形作用的结果。脆性变形形成的断裂和破碎带是本区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花岗岩定位、韧和脆性变形作用与金矿成矿作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 山东省第四纪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变形特征及其上地幔流变学意义

      1997, 16(2):144-153.

      摘要 (1837) HTML (0) PDF 2.80 M (18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东省第四纪玄武岩中含有数量、大小不等的幔源包体。这些包体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以原生粒状和残斑结构为特征。包体中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反映了上地幔高温蠕变机制。包体的平衡温度在800—1100℃之间,压力为0.8—2.0GPa,相应的来源深度为28—65km。在该深度范围内,上地幔的流动应力为13—26MPa,应变速率为10-14—10-20s-1,等效粘滞度为1020—1025Pa·s,符合大陆拉张带上地幔的特征。作者认为,中国东部上地幔在早第三纪或之前开始有底辟上涌,它导致岩石圈的减薄以及地壳的拉张,造成中国东部的拉张环境和裂谷的发育。上地幔的这种运动可能在新第三纪达到高峰,而在第四纪已减弱。

    • 安基山和铜山铜(钼)矿床中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1997, 16(2):154-159.

      摘要 (2411) HTML (0) PDF 1.28 M (2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安基山和铜山铜(钼)矿床为分别位于宁镇山脉弧形构造拐转处和弧形构造中段的两个中型矿床。前者为与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有关的、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的铜(钼)矿床,岩体的单矿物K-Ar同位素年龄为123.1×106—106.0×106a,K-Ar等时线值为123.0×106a;后者为与燕山晚期石英闪长玢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主岩体的K-Ar同位素年龄为117.0×106a。从安基山铜(钼)矿床的细脉浸染型钼矿石和铜山铜(钼)矿床的浸染状钼矿石中选取了辉钼矿纯样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安基山矿床的辉钼矿为2H1+3R型,铜山矿床的辉钼矿为2H1型。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辉钼矿中的187Re和187Os,并以衰变常数λ(187Re)=1.64×10-11a-1计算出两矿床内辉钼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108±2)×106a和(106±3)×106a,分别比相关岩体的年龄晚15×106a和11×106a。

    • 山西省中条山铜矿田电气石与电气石岩的研究

      1997, 16(2):160-169.

      摘要 (1696) HTML (0) PDF 2.31 M (18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条山铜矿田电气石和电气石岩地质产状、岩相学和矿物学、矿物化学等特征的研究,指出本区有三种成因类型的电气石;(1)北峪酸性侵入体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电气石;(2)中条群地层中变质热液形成的电气石;(3)赋矿岩石和近矿围岩中热液蚀变电气石。第(3)类电气石具有特征的产状、矿物化学和矿物共生组合标型,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 腾冲现代热泉系统硅华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997, 16(2):170-178.

      摘要 (2241) HTML (0) PDF 2.16 M (18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云南腾冲是中外著名的地热区,区内火山岩浆地热活动强烈,水热显示形式多样,有温泉、热泉、沸泉、水热蚀变岩石、泉华(硅华、盐华、钙华和硫华)等。其中硅华为较高温水热活动产物。新硅华以非晶质硅胶和蛋白石为主,含有少量的玉髓和石英;老硅华以玉髓和石英为主,含有硅胶和蛋白石。由硅华和钙华包裹体测温数据推断,现代热泉系统地热温度范围为157—270℃,压力为30×105Pa,现今热田的温压低于老硅华时期。已在热海热田发现金矿化,石英脉(花岗岩体中)和硅华具有显著高丰度的金。硅华中金含量最高达到0.39 g/t,平均值0.16 g/t。因此,本区具有良好的找金前景,硅华作为寻找热泉金矿的一种标志,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 锆石形态标型特征及标型生长机制探讨

      1997, 16(2):179-184.

      摘要 (1728) HTML (0) PDF 1.50 M (2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系统总结归纳不同研究者对锆石形态标型特征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从晶体生长、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理论为重点探讨了锆石形态标型特征的生长机制。研究表明:锆石晶体结构中不同的面网方向,其平面内的原子组成、比例、化学键联结和键力以及面网间距和密度都是有差别的,由此决定了锆石晶体在不同的结晶介质条件下,不同面网的生长速度发生改变,生成相应的晶形。例如,尽管碱性元素并不进入锆石晶格,但它们可以影响Zr、Si、O离子的扩散速度,但是富钾和富钠的介质对锆石晶形发育的影响是有差别的,表现为:在富钾的介质中,将导致柱面的法向生长速度较锥面快得多,而锥面中,{111}的法向生长又较{311}快,由此决定了形成以{311}锥为主的双锥状晶体;在富钠的介质中,柱面和锥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但前者弱于后者,而柱面中,{100}的法向生长较{110}慢,由此决定了形成以{100}柱和{111}锥为主的短柱锥状晶体。根据类似方法,论证了其它形态标型特征的客观性,从而揭示了标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展示了花岗岩研究中锆石形态标型特征应用推广的前景,也可为单颗粒锆石定年研究提供更多的分析应用价值。

    • 麻粒岩相条件下蠕状石成因的一种解释

      1997, 16(2):185-189.

      摘要 (1808) HTML (0) PDF 1.30 M (2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于蠕状石的成因,施工地质学家提出各种不同的成因假说,多数人认为是交代生成的。根据蠕状石总是产在麻粒岩相变质岩和相应的混合岩中,并常出现于斜长石,正长石和石英的接触部位,含蠕状石的斜长石的折射率低于不含蠕状石的斜工石以及近年来花岗质岩和石熔融实验研究获得的成果,笔者认为,蠕状石是在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由溶熔作用在变质岩中局部产生的花岗质熔浆于冷却结晶过程中最后共结产生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