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21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热烈祝贺沈其韩院士地质生涯60周年及80华诞

      2002, 21(4):303-304.

      摘要 (1497) HTML (0) PDF 470.30 K (2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欣逢沈其韩院士从事地质工作 60周年及 80华诞 ,我谨代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沈其韩先生 1 92 2年生于江苏省海门县 ,1 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 946~ 1 949年在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 ,地质部湖北大冶 42 9队和山西垣曲 2 1 4队工程师、副科长、技术负责 ,地质部地质 (矿产 )研究所副主任工程师 ,青海研究队队长、铁矿和铁铜研究队副队长、研究室负责人 ,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所长等职务 ,并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第 3 3、3 4及 3 7届…

    • 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02, 21(4):305-316.

      摘要 (1689) HTML (0) PDF 3.17 M (2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要论述了与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学)有关的8个方面的问题: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研究概况;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复杂性和研究难度;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研究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地层单位岩群、岩组和杂岩的划分问题;重要区域性不整合的研究;鉴定变质地层的原岩类型、岩石性质和恢复古环境;正确区分变质地层和TTG岩系以及其他变质深成岩;变质地层时代的确定。另外,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3项建议。

    • 塔里木古大陆东缘的微大陆块体群

      2002, 21(4):317-326.

      摘要 (1891) HTML (0) PDF 2.28 M (2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塔里木古大陆东缘至少存在4个微大陆,自北而南分别是阿拉善、祁连、欧龙布鲁克和柴达木微大陆,它们有相近但又有一定差异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地层。每一个微大陆边缘均有复杂的生成历史,特别是新元古代早期的热-构造事件十分发育,并在柴达木微大陆北缘形成一条长700km的花岗片麻岩带,而在多数微大陆边缘则叠加了寒武纪至奥陶纪火山弧或蛇绿混杂岩。在微大陆之间自北而南分别发育了北祁蛇绿岩混杂岩带、南祁连蛇绿岩混杂岩带、沙柳河-鱼卡河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和昆仑中部清水泉蛇绿混杂岩,它们代表了微大陆这间的结合带,其形成时代集中在寒武纪至奥陶纪。这几个微大陆总体表现出亲塔里木古大陆的特征,特别是自新元古代以来具有相似的地质演化特征。

    • 再论冀北古缝合带的证据

      2002, 21(4):327-335.

      摘要 (1844) HTML (0) PDF 1.93 M (2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南北走向的冀北太古宙麻粒岩相古陆核北侧受到近东西走向的古元古代造山带的交切。在陆缘沉积增生带内发现大量残存的古洋壳残片,包括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且鬣刺结构的苦橄岩、透闪石岩、橄长岩、异剥钙榴岩、细碧岩、退变榴辉岩、基性枕状熔岩和斜长花岗岩等,与陆缘沉积岩一起构成古蛇绿岩混杂带。推断该蛇绿岩混杂带从古元古代开始直到新元古代末有逐步向北后退发育的特点。

    • 地质事件序列与造山过程的pTt轨迹

      2002, 21(4):336-342.

      摘要 (1760) HTML (0) PDF 1.55 M (2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变质作用一样,地质事件序列变可反演造山过程的pTt轨迹。两种独立途径反演的pTt轨迹对造山带动力学演化研究具有互补性。本文讨论了地质过程的事件性(或突发性)以及与热模拟pTt轨迹的异同、地质事件顺时针(CW)和反时针(CCW)pTt轨迹的实例及其动力学意义。

    • 华北陆块对Rodinia超大陆的响应及其特征

      2002, 21(4):343-355.

      摘要 (1966) HTML (0) PDF 2.77 M (2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揭示华北陆块1300-1000Ma和800-650Ma都存在比较弱的岩浆-变质事件,它们可能对应于华南陆块的碰撞(四堡运动)和裂解事件。华北陆块的四堡期蛇绿混杂岩可能只见于新元古代秦岭造山带中。秦岭造山带北缘识别出了一些花岗质分清入体,它们具有碰撞或碰撞后花岗岩的特征。华北陆块北缘的火山沉积岩生活费不具有离散边界杂岩的特征,它们可能揭示了大陆边缘或者大陆伸展过程。华北陆块与800-650Ma事件相关的岩石主要为来自富集地幔的基性岩墙和来自陆内裂谷的沉积岩,它们很可能与Rodinia裂解有关。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特征表明元古宙华北陆块不同华南陆块,而与西伯利亚陆块相似。据此可以认为华北陆块是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它位于超大陆的边缘,可以不与华南陆块紧邻,而与西伯利亚陆地较近。

    • 陆—陆碰撞造山带中压型变质作用的pT轨迹——以南秦岭佛坪地区为例

      2002, 21(4):356-362.

      摘要 (1702) HTML (0) PDF 1.43 M (2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石榴石的环带特征反演了南秦岭造山带中压型变质作用的pT轨迹,表明石榴石的环带记录了峰期变质前的温压条件递增过程,其最高温度与最大压力一致,这一过程可能与地壳的持续加厚过程相对应。峰期变质以后即出现有构造作用参与的快速抬升过程,pT轨迹表现为ITD型。这一研究可以加深入们的对造山带发生中压型变质作用过程的理解。

    • 斜方角闪石组合的变质压力类型

      2002, 21(4):363-370.

      摘要 (1802) HTML (0) PDF 1.45 M (2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斜方角闪石组合是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的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以富Mg、Al,贫Ca、K为特征,矿物组成为堇青石、斜方角闪石和富铝矿物如Al2SiO5、十字石、石榴石、斜长石、云母类和单斜角闪石类。其分布遍及欧亚及大洋洲各地的古老岩系中,在许多产地与硫化物矿床有密切关系。按其变质条件可以分为低压和高压两种类型:低压型以堇青石-直闪石-镁铁闪石组合为特征;高压型以蓝晶石、铝直闪石组合为特征,有时有石榴石。堇青石、十字石构成围绕蓝晶石周围的冠状体,成为变质地体经历近绝热抬升的极好证据。本文论述其特征矿物组合、结构的演化、所涉及的变质反应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 新疆西天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

      2002, 21(4):371-386.

      摘要 (1874) HTML (0) PDF 3.44 M (1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新疆西天山3类榴辉岩中均发现了超高压变质矿物:在第Ⅰ类与蓝片岩互层的榴辉岩中发现了柯石英假像;在第Ⅱ类枕状榴辉岩的绿辉石中发现了石英出溶叶片;在第Ⅲ类产于大理岩中呈透镜状的方解石/白云石榴辉岩中发现了变质成因的菱镁矿。详细的岩石矿物学研究表明,第Ⅰ类榴辉岩3个阶段的变质演化温压条件为:UHP前变质阶段(356-433℃,0.8-1.0GPa)、峰期UHP榴辉岩相阶段(496-598℃,2.572-2.666GPa)和退变绿帘蓝片岩相阶段(500-530℃,1.0-1.2GPa),并建立了在NCMASCH(Na2O-CaO-MgO-Al2O3-SiO2-CO2-H2O)体系中出现蓝闪石、石榴石、绿辉石、菱镁矿、白云石、黝帘石、柯石英、CO2和H2O的相平衡关系。经变质反应分析和相平衡理论计算西天山含菱镁矿的蓝闪石榴辉岩的变质峰期温压条件为:2.7-2.8GPa和525-607℃,XCO2低于0.006。超高压变质矿物的发展表明西天山榴辉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所谓的南天山造山带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由洋壳俯冲形成的超高压变质带。

    • 集宁群和迁西群麻粒岩相变质流体的特征和成因

      2002, 21(4):387-397.

      摘要 (1727) HTML (0) PDF 2.49 M (17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和脱水反应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集宁群和迁西群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流体均富碳质,x(CO2 CH4)一般为70%-80%,x(H2O)≈10%-20%,密度一般为1.0-1.1g/cm^3。集宁群中变质流体的成分和H2O活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明显受岩性控制。富铝片麻岩、黑云紫苏片麻岩和基性麻粒岩中αH2O值分别为0.10-0.20、0.20-0.40和0.40-0.60,表明其非外源成因,未曾在岩石中均匀渗透,而可能与进变质过程原岩中普遍存在的有机质氧化和各种脱挥发分反应有关,其富碳质还与H2O相对易于逸散有关。迁西群变质峰期流体成分在空间上分布均匀,不受岩性控制,在玉平寨等地区上述3类岩石中αH2O值主要都在0.13-0.25之间,XH2O为0.1-0.2,反映流体似为外源成因,并确曾在岩石中均匀渗透。本区存在幔源基性岩浆底侵的地质条件,这种富碳质流体可能与它们结晶时析出的CO2流上升有关。

    • 西昆仑南带斜长角闪岩中方柱石的形成与流体挥发分的作用

      2002, 21(4):398-406.

      摘要 (1730) HTML (0) PDF 1.86 M (2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西昆仑南带变基性岩矿物组合及矿物成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挥发分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到变基性岩矿物组合和矿物成分,如角闪石、黑云母、方柱石、磷灰石和榍石;方柱石并非如有人总结的那洋没有出溶现象,实际上其自身亦可沿{100}析离出黄铁矿晶体,所含硫的赋存状态很可能是S^2-,而不是SO4^2-;方柱石是早期(高温)变质过程中部分挥发分(如Cl、CO3^2-、S^2-)的存储器,晚期剪切变形降温和/或降压时挥发分释出,伴随的流体作用可形成金属硫化物,并可能导致矿化。

    • 山西五台地区大洼梁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精确年龄

      2002, 21(4):407-411.

      摘要 (1556) HTML (0) PDF 942.98 K (2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五台地区大洼梁花岗岩锆石SHRIMP分析,确定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176Ma,并受到2107Ma热事件的影响。

    • 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晋宁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2002, 21(4):412-420.

      摘要 (2421) HTML (0) PDF 1.69 M (2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原划分的阿拉善岩群中识别并划分出了新元古代(晋宁期)的变形花岗岩。该期变形花岗岩主要为眼还需状片麻岩,以高SiO2、碱(NaO2 K2O)、REE,低MgO、TFeO、CaO且K2O大于Na2O,具强烈负Eu异常为特点。两相样品的锆石逐层蒸发法年龄分别为971Ma和845Ma,表明它们是晋宁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和含有电气石、白云母的矿物组合特点表明,阿拉善地区晋宁期的变形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该区晋宁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意味着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一直影响到华北地台的西北缘。

    • 河北平山小觉地区阜平岩群浅粒岩深熔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2002, 21(4):421-428.

      摘要 (1597) HTML (0) PDF 1.67 M (2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太古代阜平岩群浅粒岩遭受深熔作用改造形成一些不同规模和形状的浅色体。与溶融母岩相比,其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但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相似的元素分布模式。然而,深熔作用刚开始时形成的浅色体,其元素含量、分布模式与熔融母岩完全不同,Nd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别。随着深熔作用的进行,两者Nd同位素组成的差异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完全消失。残余相副矿物,特别是锆石和磷灰石,对深熔浅色体的元素、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 白云鄂博矿区碱性基性岩—碳酸岩岩墙岩石学研究

      2002, 21(4):429-444.

      摘要 (1840) HTML (0) PDF 3.44 M (1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云鄂博地区广泛发育碳酸岩墙 -碱性基性岩墙,通过对其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系统研究表明,碳酸岩墙为火成碳酸岩,部分碳酸岩墙的REE含量高达14 6 75 %,与赋矿白云石碳酸岩体的REE含量(最高达 10 % )相近,两者均为富稀土矿石。矿区基性岩墙的K2 O +Na2 O含量( >5 % )高于普通基性岩石(4 % ),表明它们属于碱性岩类,是碱性基性岩墙。碳酸岩墙 -碱性基性岩墙的REE与微量元素的分配型式近似,Sr、Nd、Pb同位素特征亦相近,表明它们形成于一个比较特殊的、近似的源区,两者有一定的成因关系。

    • 沈其韩院士著述目录

      2002, 21(4):445-451.

      摘要 (1459) HTML (0) PDF 1.52 M (2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