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6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研究
    • 北祁连东段红土堡基性火山岩和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2007, 26(4):295-309.

      摘要 (6440) HTML (0) PDF 10.59 M (13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北祁连东段天水-宝鸡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包括红土堡基性熔岩和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红土堡基性熔岩和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中所夹基性火山岩的特征相似,属于拉斑玄武岩,两者Ti02含量较高(1.50%~2.73%),∑REE分别为65.97×10^-6~133.46×10^-6和78.04×10^-6~175.55×10^-6,LREE轻度富集[(La/Yb)N分别为2.00-4.40和2.71~4.40],Eu异常不明显或略具Eu负异常(6Eu分别为0.85~1.10和0.85~0.99);两者LILE明显富集,HFSE(尤其是Ta、Nb)强烈亏损,Nb/La较低(0.28~0.43),显示出与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的亲源性;同时,基性熔岩的εNd(t)均为正值(+2.22~+4.08),暗示其源区类似亏损地幔源区,Zr/Nb=17.21~36.33,Ce/Nb=5.73~8.17,又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两者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十分相似,显示出基性熔岩主要来自亏损地幔(DM)和富集地幔端员(EMⅠ或EMⅡ)混合源区,可能有少量地壳物质混染。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REE=127.51×10^-6~276.01×10^-6,LREE显著富集[(La/Yb)N:4.79~13.51],多数具有弱负Eu异常(8Eu:0.53~1.20);微量元素分配型式类似于岛弧花岗岩,具明显的Nb、Ta、Zr、145低谷。综合研究表明,北祁连最东段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而其南部的红土堡玄武岩形成于弧间裂谷环境(或初始弧后盆地),是早古生代晚期北祁连东段岛弧带扩张向弧后盆地演化的早期产物。这些研究成果为秦祁结合部位沟弧盆体系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 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来自碱性正长岩及其深源岩石包体的证据

      2007, 26(4):310-314.

      摘要 (1792) HTML (0) PDF 271.79 K (29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滇西玉龙县小桥头硅化霓辉正长斑岩中,含有较多镁铁-超镁铁质深源包体岩石。经岩相学和电子探针及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伴随交代蚀变,寄主岩和各类镁铁-超镁铁质包体岩石中,普遍发育沿粒间和矿物晶体裂隙或解理纹贯入或穿插的黑色不透明物质,主要由微晶硅酸盐矿物和磁铁矿组成。本文研究认为,硅酸盐矿物与磁铁矿在背散射电子图像中表现为熔离特征,这种在透光显微镜下呈黑色不透明的微晶固体,是引发交代蚀变、具熔浆流体特点和超临界流体性质的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一种微观表现。

    • 藏东南错那县麻玛沟角闪岩相石榴辉石岩成因研究

      2007, 26(4):315-320.

      摘要 (1690) HTML (0) PDF 390.26 K (3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藏东南错那县西南约20km的麻玛沟中发现了呈透镜体产出于石榴石矽线石片麻岩中的石榴辉石岩,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透辉石+石英+铁角闪石+磁铁矿,并含有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石榴石呈他形产出,以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端员组分为主,贫镁铝榴石组分,并具成分环带:核部相对富铁铝榴石分子,贫镁铝榴石分子,而边部则相反。透辉石同样富铁、贫镁,Fe^2+/(Fe^2+Mg)比值一般大于0.6。铁角闪石呈熔蚀状被透辉石和石榴石所包裹,或产出于自形的透辉石颗粒之间,以贫钛为特征。该岩石的全岩成分以SiO2(59%~61%)、Fe2O3(全铁)(18%~19%)、CaO(12%~13%)和Al2O3(5.3%~5.4%)为主。运用石榴石一单斜辉石温压计估算出该岩石石榴石与透辉石的平衡温压条件分别为650~700℃、0.8~1.0GPa。这些特征表明该石榴辉石岩很可能系富铁的斜长角闪岩存中地斋尺度发生所形成的残余。本文研究提供了一个角闪岩相石榴辉石岩的实例。

    • 广西北海涠洲岛第四纪晚期火山碎屑流中橄榄岩包体碎块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2007, 26(4):321-328.

      摘要 (1829) HTML (0) PDF 410.11 K (3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西北海涠洲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海岛,岛内出露的最新一次火山喷发产物为碧玄质岩石,它覆盖于晚更新世湖光岩组(Q3h)层状凝灰岩地层之上。在该火山岩中发现有橄榄岩包体,罕见的是,包体是以火山角砾的形式见于碧玄质火山碎屑流之中,故应是被炸碎的包体碎块,而非原始态包体。这是迄今为止较为特殊的一种橄榄岩包体产状类型,其原始态包体的岩石类型可能为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岩石结构及探针数据均表明该橄榄岩包体来自岩石圈地幔。包体的温压估算结果为960-1040℃和1.3GPa,对应的稳定深度约40km。此外,由于包体来源深度远小于其寄主碧玄质火山岩浆的来源深度(大于99km),表明涠洲岛地区第四纪火山碎屑流中的橄榄岩包体是地幔柱来源的碧玄质岩浆在上升经过岩石圈地幔约40km深度时捕获的偶然包体,并在就位前经历过炸碎。

    •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伴生元素金和银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2007, 26(4):329-334.

      摘要 (1764) HTML (0) PDF 287.93 K (2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床Au平均含量0.25g/t,Ag为2.56g/t,Cu为0.30%,属于富金斑岩铜矿。伴生金和银矿化作用有两期:早期为斑岩矿化,形成了Cu-Mo-Au矿化组合,是主矿化期;后期叠加了Cu-Au-Ag-Te-Bi矿化,规模不大,出露于矿床的局部部位,但对矿石起到了加富作用。通过对钻孔薄片和光薄片的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早期矿化中Au和Ag主要呈固溶体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分布比较均匀,基本上不出现独立矿物,Au含量明显高于Ag;晚期矿化形成了复杂的Cu-Au-Ag-Te-Bi矿物,矿石呈浸染状和脉状叠加在早期矿化之上,以银矿物为主,与多种碲铋类矿物共生,主要银矿物有碲银矿、铋-碲银矿(?)、银-辉碲铋矿(?)、银-硫铋铜矿、银金矿等。晚期矿化规模不大,但对于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辉石中结构羟基变温行为的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2007, 26(4):335-339.

      摘要 (1502) HTML (0) PDF 235.42 K (2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技术观察了辉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中结构OH在原位连续加热、降温和阶段加热过程中的行为,从而更清楚地了解了缺陷氢在晶体结构中的位置及其结合机制。样品为安徽女山新生代玄武岩中的普通辉石巨晶和橄榄岩包体中的斜方辉石。温度从室温升到500℃,间隔100℃。实验结果表明,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红外谱图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相同,即:OH的伸缩振动峰位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向低波数移动,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峰位的移动主要受H所取代的阳离子的位置或晶格空隙的热膨胀的影响。

    • 贵州遵义镍-钼富集层中独居石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2007, 26(4):340-344.

      摘要 (1668) HTML (0) PDF 281.02 K (3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贵州遵义天鹅山-黄家湾镍-钼富集层中镍-钼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研究,在镍-钼矿石中发现了稀土独立矿物——独居石,呈不规则的细粒、蠕虫状分布于矿石中,并与镍、钼的独立矿物共生;独居石La和Ce的含量高(La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5.70%~30.52%,Ce203含量变化范围为22.96%-27.68%),贫Sm、Th(Sm2O3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49%-0.80%,ThO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19%),具有热液成因独居石的化学成分特征。镍-钼矿石中稀土矿物独居石的发现为镍-钼矿层的热液成因提供了直接的矿物学证据。

    • >综述与进展
    • 铜同位素的分馏机制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

      2007, 26(4):345-350.

      摘要 (1924) HTML (0) PDF 231.08 K (3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成矿元素,铜广泛分布于不同地质体中,并广泛参与成岩成矿作用。近年来,由于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和新一代多接收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的应用,使得铜同位素的高精度测试成为现实,并已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方向。铜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δ^65Cu值介于-3.03‰~5.74‰之间。本文介绍和评述了铜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和可能的分馏机制,并根据已发表数据,重点讨论了铜同位素组成与成矿温度、矿化阶段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关系。认为铜同位素有可能作为一种灵敏的地球化学示踪剂,对指示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床形成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 坡缕石粘土的酸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007, 26(4):351-358.

      摘要 (1558) HTML (0) PDF 276.28 K (3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酸化生产活性坡缕石粘土,对于提高其品位和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坡缕石粘土酸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对其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综述了酸化坡缕石粘土矿物组分、矿物学、比表面和孔道变化的特征以及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并就坡缕石粘土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做了简要论述。

    • >环境矿物学
    • 重金属离子在胡敏酸-高岭石复合体上的吸附

      2007, 26(4):359-365.

      摘要 (1731) HTML (0) PDF 287.94 K (2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胡敏酸存在下高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①胡敏酸和Cu^2+溶液按先后顺序或同时加入高岭石中反应,在Cu^2+平衡浓度〈10mg/L时,3种加入顺序对Cu^2+的吸附量基本相同,当Cu^2+平衡浓度〉10mg/L时,(K+cu)+HA和(K+Cu+HA)两种加入顺序对Cu^2+的吸附量比(K+HA)+Cu的略大。②在pH=5时,胡敏酸一高岭石复合体对Cu^2+的吸附量明显大于纯高岭石。这是由于胡敏酸含有大量的羧基和酚羟基等活性基团,吸附在高岭石上的胡敏酸增加了其表面吸附位,在复合体表面形成了S-HA-Cu三元配合物,且Cu^2+的吸附量与复合体中胡敏酸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③溶液pH值在4~7之间变化可调控复合体对Cu^2+的吸附机制。④在Cu^2+和Ca^2+共存时,随着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Cu^2+的吸附量呈直线上升,而Cd^2+的吸附量增加缓慢,表明复合体对Cu^2+的吸附能力比对Cd^2+强。

    • 邻菲罗啉对蒙脱石吸附性的影响

      2007, 26(4):366-370.

      摘要 (1721) HTML (0) PDF 3.84 M (2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蒙脱石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性,利用邻菲罗啉可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性质,用两种方法对蒙脱石加以改性。通过测定改性蒙脱石对染料的脱色性及分析XRD图,研究邻菲罗啉的配合物的生成方式对蒙脱石层间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改性蒙脱石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邻菲罗啉能够进一步撑开层间含有过渡金属离子的蒙脱石片层,使层间距明显增大到1.76nm以上;采用过渡金属离子为先驱体,先插入蒙脱石层间、再原位生成配合物的两步法能获得既增大层间距、又提高有序度的良好效果;改性蒙脱石在400℃以下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 氯羟磷灰石中羟基的FTIR研究

      2007, 26(4):371-374.

      摘要 (1826) HTML (0) PDF 197.10 K (3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氯羟磷灰石(ClHAp)固溶体,经FTIR表征发现,纯羟基磷灰石(HAp)的羟基振动频率为3572cm^-1和632cm^-1.当Cl^-进入HAp晶体结构后,在3494cm^-1和673cm^-1处各出现新的吸收谱带,说明在其通道结构中形成[Cl…HO]氢键,导致羟基的伸缩振动向低频偏移,弯曲振动向高频偏移。与氟羟磷灰石的FTIR谱比较可知:ClHAp的羟基振动谱带的位置与数量主要受氢键和周围结构环境变化程度影响。

    • 电气石粉对油田采出废水处理效果实验研究

      2007, 26(4):375-380.

      摘要 (1484) HTML (0) PDF 231.99 K (2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电气石粉应用于油田采出废水CODCr的处理中,实验表明处理效果主要受反应时间、电气石用量、电气石粒径和溶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溶液pH=9,反应时间60min,电气石用量200g/L,电气石粒径100脚,此时油田采出废水CODD降至68.46mg/L,去除率达到了82.25%。结合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条件进行电气石粉的CODCr,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是有效的,其中结合超声波处理使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结合紫外线使处理时间降低了83%。本实验的进行为电气石这种环境矿物材料拓宽了应用领域。

    • >宝玉石矿物学
    • 珍珠的成分特点研究

      2007, 26(4):381-386.

      摘要 (1742) HTML (0) PDF 241.72 K (2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ICP-MS、IC、XRD、IR等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成因、不同产地的珍珠及其贝壳的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淡水养殖珍珠中的P,Mn、Ba的含量相对较高,而海水珍珠中的Sr、Zn,Cr、Ni的含量相对较高;与淡水养殖珍珠相比,海水养殖珍珠中的阴、阳离子种类多,含量高,氨基酸总含量高而稳定;海水养殖珍珠及其贝壳或淡水养殖珍珠及其贝壳在成分上的变化基本一致,而海水养殖珍珠的珍珠层与珍珠核之间差异较大。该结论对于珍珠的鉴定及其理论药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